第(1/3)页 片刻后,江博问道: “你们这种办法,捕捉到的只是电子受激发和落回基态后的情况,如果继续缩短激光脉冲,有没有办法使得这种数据变得更加精确? 数据更加精确后,能不能看看电子跃迁的运作机制呢? 如果能把受激后和激发电子跃迁的运动机制搞懂了,指不定对于后面的研究会有所帮助呢?” 罗先军颔首道:“缩短激光脉冲的脉宽,确实能精确数据,并且做到观察电子跃迁的全过程。 但是江总,观测电子运动,需要极高极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的仪器。 目前咱们光学实验室里的设备,在空间和时间分辨率的技术高度上,就已经算是全世界最顶级的了,但还是达不到要求。” 江博问道:“还差多少?” 罗先军看了眼不远处的李开山,李开山苦笑了一声,比了比手指头道:“四个量级。” “一万倍,差距这么大啊……”江博皱眉道。 李开山说:“1仄秒级的时间分辨率,是我认为的较理想的采集电子运动数据的时间间隔,这么短的时间间隔,能把电子的运动过程进行细分数千上万次。 打个比方,就像是一颗子弹从手枪里射出,如果时间是1秒1帧,那么肯定看不到子弹的轨迹。 可如果时间变成1秒1000帧,也就是0.001秒的时间分辨率,通过慢放后,不但能看清楚子弹运动的过程,还能知道它是怎么受力被射出的。 而基态电子的运动速度,大概在220万m/s,这个时候,要位移一个电子直径的身位,大概需要0.45仄秒的时间。 当然,这是理想的算法,而且考虑的是电子的粒子性。 这个时候,如果能让时间分辨率达到1仄秒级,那就完全可以把电子运动的数据采集起来。 不管是绕核运动也好,跃迁运动也罢,都可以放大到与人类慢走运动时相同的层面,进行更精确地数据采集了。” 江博微微颔首,李开山说的很详细,也很有意思。 李开山继续说道:“不过,1仄秒,也就是10的负21次方秒,换而言之,得让摄像机达到1秒钟采集10的21次方次数据的频率。 最理想的情况下,也得让计算机有1秒运算10万亿亿次左右的能力。 但目前没有任何计算机能达到这种运算速度,哪怕我们之前的测试,时间分辨率借助黑骨头的超算构建起来的云计算处理能力,也只是勉强到10阿秒级。 距离1仄秒,差了整整一万倍。” 第(1/3)页